心上巍澜朱砂痣

巍澜/楼诚/维勇再战500年!爱最好的他们!

关于镇魂和朱白的年终总结

澜庭:

极度私人化总结,朋友们说不与镇魂同好们分享有点可惜,于是节选贴出。


不引战,不掐架,期待评论交流。


请勿转出loft,勿上升真人,谢谢




镇魂


       如今想来这个将在记忆里永远闪亮的夏天是一场神迹。


       谁能想到,这个资方破产中途撤退、题材敏感剧情魔改、支线混乱逻辑全废、特效三毛配角凑数,看起来绝对粗制滥造一脸扑街相的烂剧,会在2018年的夏天烧成一场漫天卷地的大火。我想在这份私人的年终总结里,就不必像各大互联网企业年底的KPI报告一样列举数据证明这个剧的火爆出圈程度了。只是想试着解读一下,这场把自己也卷进去半年并且仍然在延续的沉浸背后,到底融汇了什么东西。


       毫无疑问这是个烂剧,以至于我对路人群体安利时感觉到开口无比困难,至少第一集开头那个完全扯淡的地星海星,简直就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儿童剧都不屑的唬烂配置。但这个烂剧唯一不烂的地方,就是人物。或许正因为它的其他部分实在太烂了,反而把这唯一的亮点烘托得熠熠生辉。你看,这个看上去就很穷的剧组却舍得打扮一个精致到领撑袖箍,天天在线换装的奇迹巍巍呢。对比同期更国民意义上的火剧《延禧攻略》,很多评论说这剧爆剧不爆人,未能像《镇魂》那样主角大爆,而其实,只不过是对比没有那么强烈罢了。一部剧情流畅制作水准在线宣发到位的剧集,新人小花小生给出了及格的表演混了脸熟,本就有代表作的中生代配角开启事业第二春,都是那么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而《镇魂》,是在一无所有的大荒之上由两个寂寂无名的人给出的,令人再也无法忽视无法遗忘的刹那光华。由于原著故事的支撑,这个剧的人物内在逻辑是立得住的。十年来执着于理清人物逻辑的居老师在这部戏里似乎是理得最通顺的一次,于是这张在《芈月传》里看过就忘的,如今看来当时还甚显老气的脸,在《镇魂》里天启一般点亮了神仙级别的美貌,一朝摇撼了所有人的爱美之心。那样神魂附体般的演出让所有观者无不感叹“沈巍是沈巍演的”。其实我至今以为《镇魂》的原著水平非常一般,初读时完全无法接受这个布局不平、表述不清、词汇量小的东西和想象宏大、立意高远、人物出众的《杀破狼》是同一作者,当然也必须佩服一下P大几年间进步神速。朱白二人凭借自己对故事内核的理解,完全演出了人物的神髓所在,应该中肯地说,《镇魂》的人物经由他们的演绎立得更立体更鲜活,在原著的基础上是升华丰满了的。那两位在魔幻般混乱的剧情里“顺带”把原著演了,甚至连攻受都给足了你理由,让一众读P大永远在拉灯时忽然被逆的读者,相信了一调戏就脸红的温润美人攻是可以存在的,老油条糙汉处长也可以是个长着胡子的娇俏小嗲精。所以《镇魂》的高光闪亮是基于不完美的完美。如果原著足够优秀,那便是无论谁来演都会众口难调的缺憾;如果是大制作,便是受众不自知中会调高的预期,哪怕出色也只是“应该”;如果是成名演员,他平素的印象也势必会成为出戏的因素。而《镇魂》,恰恰是那个不可复制的此时此地,让见证奇迹的我们,感叹命运的光临。而他们基于原作故事所呈现的情感状态非常高级,那种跨越千万年的坚守执着,那种于洪荒天地间主动选择命运的承担,那种无论身份种族所给予的包容与理解,那种由放弃与奉献所达成的圆满和成全,那些储存在他们眼神里的点化、依赖、隐忍、信任,纠缠着重重迷雾却无比真挚的灵魂互补,远远超过了我们日常看惯的任何言情桥段,那样纯粹的震撼让我们在很久之后,都很难再吃下以前也会觉得不错的平庸表达。


       这个除编剧以外全部熟读原著的剧组,在处处掣肘的条件下曲折还原了无数原著的经典场面,仿佛打通了一扇沟通异世界的门。所以看这个剧的体验是无比神奇的,眼前胡乱敷衍的一切自动拉成模糊的背景,所有读者穿越一般地看着高度贴合的人物在平行宇宙里演绎原著梗,剧组所有人似乎也摆明了姿态,我们能给的素材已经尽力了,剩下的请尽情吧。于是这个呈现模式本就像个同人的剧集,天然地给出了同人创作最大的空间。所以这个盛夏的狂欢的确是一场“共谋”,我们关于镇魂的喜爱里有多少是献给原作,又有多少是生长于数不清的衍生作品里,已经无法也不必去分清。像投入湖中的石子,震荡出的涟漪越传越远,最终汇成滔天声浪。无数剪刀手、写手、画手在完成女娲补天般的化腐朽为神奇,这个一天八百倍速的圈子里,创作的激情是互相感染互相激发的同频共震。那两个月我的微博首页已经看不到别的东西,《镇魂》如破壁机一般铲平了我的所有圈子,搞古风填词翻唱的,神夏EC以至整个欧美圈的,看霹雳的,搞全职的,前几年在看琅琊榜伪装者写靖苏楼诚的,甚至搞精灵宝钻的,全在刷镇魂。以至于沉寂多年的熟悉ID一一冒出来,跨圈认亲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这些在其实论人数已经不小的小众圈子里默默深耕多年的创作者们,从来不缺少才华和热情,也早已在原本的圈子里历练出足够过硬的技术,而他们聚集起来的能量,终于在这个夏天撼动天地。所以《镇魂》的大热是观众对长年被资本快速消费的劣质内容的“报复性流量”,更是亚文化群体创作实力的一次集中亮相。虽然仔细说来在搞镇魂的人很多都是各个圈子都爬过一遍的老家伙,“全网搞CP只有200人实锤”,但代际积累传递的能量,终于在镇魂的夏天露出难掩的锋芒。80后(应该还包括一部分70后)、90后、00后,相会在镇魂。中国的亚文化圈子从圣斗士、灌篮高手那一代起,经历了近二十年,两到三代人的积淀,跨越了互联网起始的论坛阶段,终于在传播速度更快、发散效应更强的社交网络自媒体时代轰轰烈烈。淮秀帮的2018年文娱总结视频里将镇魂现象概括为“腐女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迁徙”,虽然缺乏具体解说,但毫无疑问,镇魂的风潮亦是属于女性先锋力量的一次大规模展示。C位出道的镇魂女孩绝不仅仅是点亮双子塔的骄傲,更是这个社会慢慢涌现出的,某种平时静默散淡,却在适时的风起时会山呼海啸的力量。我想,这个夏天的辉煌生动源自于“看见”。他们被我们看见,我们彼此看见,我们也被他们看见,被整个世界看见。这群在各自的领域里长久专注独自美丽的人们,终于在2018年的熏风里,感受到灵魂深处共通的一种相信。


       我甚至觉得,镇魂的圈子能延续至今,依然保持不可取代的存在感,《镇魂》长达三个月的下架,以及后来因粉圈规则汹涌而来的战争,反倒是关键的助推力。《镇魂》是原耽作品,本就是带着镣铐起舞。会喜欢耽美的女性读者,潜意识里全部带有对传统不平等两性关系的不满,渴望自由、平等,性格里深藏着反叛的基因。而参与镇魂创作热潮的亚文化群体,几乎全部经历过知音难觅、艰难求存的压抑。甚至可以推测,这些为爱发电的人们,因为性情中极为执拗地坚守着某些纯粹的东西,几乎都有过与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能够不被磨平坚持到现在的,都已经有了非常稳定的自成体系的世界观,很难被规训,也绝不会轻易妥协。镇魂的夏天最吸引人的,就是自由快乐的创作氛围,独立平等的交流互动,真诚表达与敬畏尊重令所有人愉悦感动。而当这一切忽然被外力强力抹杀为“不可说”,所激起的反弹力量就无比强烈。愈挫愈勇,愈困愈坚。且基于小样本的直观感受,镇魂圈子里藏龙卧虎,在现实层面有实力的人太多,有足够的能力在金钱和专业领域一较高下。所以半年来一轮又一轮与脑残粉的战斗,其实是基于捍卫价值观的阵地坚守。而很多最终不再发言的人,不是被撕走,而是在验证了不应该耗费时间在完全不同世界的人身上之后,选择挥一挥衣袖。年终的电视剧大赏投票,现在想来真是个剧情精彩值得记录与研究的事件。分工明确组织紧密的粉丝团体与大量散漫游离的夕阳红老年团正面对决,最终以镇魂高悬一个月置顶而终结。总结投票结果的时候,有人说过一句很经典的“镇魂稳了是因为它从来没稳过”。的确,包括我在内,很多镇魂女孩的投票行动都是无组织的,但也许正因为无组织,几乎每个个体都浑然生出了一种自发的责任感。电视剧大赏的投票,Q音乐为《时间飞行》影视歌曲的投票,都有着漫长的投票期,微博那每天十票的自动转发刷屏更是无比羞耻,让没有小号的我每次都有立刻删掉的冲动。但最终,我保留了那整整齐齐的三百张选票,在自己的微博上留作纪念,像一枚徽章那样,标记自己在这一年干的一件值得会心微笑的傻事。而镇魂2500万的最终得票,也标记了2018年一场看似无聊,却别具深意的波澜,留待时光去召示它所埋下的,某些深远的回响。已知很多金主的营销部门都在研究镇魂群体,而我在这个庞大松散,却又异常坚韧向心的群体里感受到的,是正在撬动很多改变的力量,而那绝不仅仅是在影视界。于是多么有幸,我可能正在见证并记录历史。


 


朱白


       这一年镇魂给的惊喜是认识了朱白二位。镇魂初见的时候他们还是“剧抛脸”不为人识的边缘人,而当我写着这些文字的时候,他们已经上过了春晚,各自一堆代言加身。这半年坐火箭一般的飞升速度令人感慨良多,自己喜欢的人一朝成名天下知,是混杂着一路走来并肩前行见证成长的沧桑,亦有慧眼识金的自豪和成就感吧。


       有一句话听过很久,你喜欢一个人,要么他身上的特质与你相近,要么他身上的东西你从未拥有,但极度渴望。朱白对于我,貌似正好是这两端吧。我自己更接近朱老师一点,有性格包袱哈哈。最欣赏或者说最认同朱老师的地方,是他应该很早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因为清醒,所以可以在各种境遇里依然稳定,云淡风清。这份自知是人群中无比稀有的品质,亦是超越年龄的成熟,因此对于我其实应该叫弟弟的朱老师,我是每次都要心服口服叫大哥的。而他所谓的性格包袱,其实是非常清晰的界线感,过界的东西就明确地拒绝,应该付的代价也心甘情愿地付。“你选了再抱怨,那逻辑是不通的。”你看着他,能够明确地感觉到那个人的自我是非常坚实的,他的世界有自成体系的闭合,自我意义的认同完成得非常圆满且足够早,所以你可以相信他扛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果断地扔掉“演技派”标签是朱老师的采访里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断之一,而另一个,是小白替他选了“与世无争”的时候,执拗而坚决地改成了“未来可期”。所以他从来没有掩藏过什么,就是觉得自己还“没到”,那并不是谦逊,而该他走上前台的时机终于出现的时候,也绝不推让什么。会敬佩朱老师的,是总要把自己往绝处逼一逼的高标准。无论是《丑》的一镜到底临场应变,还是跨年晚会作为非专业歌手首次登上大舞台就要选择现场自弹自唱。他要的从来不是“安全”,而是挑战,其实他会选择《镇魂》的原因,也是可以一人分饰三角的尝试令他觉得新鲜有趣吧。所以朱老师这一年一步登天的爆红是个意外,但也是理所应当理固宜然,那让我觉得,上天在奖赏坚守自己的人。那对我真的是一种激励,在选择了一条注定会放弃很多世俗意义上的红利的路途时,他让我坚信,自有别样丰厚的收获在前方。


       而小白呢,他让我感觉亲近,你看,我会叫朱老师大哥、龙哥,却很自然地叫他小白呢。他应该是所有人会期待生活中身边能拥有的朋友,像个小太阳,有他的场合就永远不会冷场,特别有感染力,特别能调动气氛。带着西北汉子的朴实和热情,对朋友义气坦诚,对长辈乖巧讨喜,情商极高,永远能在各种场合里找到最适宜的表现方式。但奇妙的是,最美妙的也是,这份游刃有余里没有老于社交的油腻味,这个长胡子的、被叫叔的“最老90后”身上依然未褪完年轻的青涩味道,所以依然有闪亮的真纯。你甚至很难想象这个特别会照顾人的男孩子是上有两个姐姐,在我们想象中会被宠坏的老幺。其实小白的可塑性要远远超过龙哥,他百变的气质可待开掘的侧面实在太多。可以是矜贵公子,可以是性感尤物,可以是如风少年,可以是不羁汉子,还可以,无比娇俏可人,又奶又甜。而我最欣赏甚至应该说佩服惊叹小白的,是他爱的能力。就像龙哥评价的“外憨内秀”,你可以分明感觉到他的内心是与外表的糙汉形象截然不同的,细腻敏感的,容易受伤的,那种人前热力四射如鱼得水,人后冷淡疏离厌倦寡情的样子简直赵云澜本体。我会觉得,一个感知力极端敏锐,情感世界极度发达的人,每日里从世界上接收到的信息量恐怕往往是过载的,但他仍然没有躲开,仍然愿意打开自己,去拥抱这个世界,去把传播暖意拯救孤独当成自己天赋的责任,那是无上的勇气,甚至某种意义上,带着某种神性的慈悲。


       虽然整日混迹在一个RPS群里嗑得很上头,但我知道内心深处,始终留了一丝清醒,并不真的相信他们在一起。其实或许也只是因为,那是他们的私人生活,作为陌生的外人,当然无权窥探也无从置喙。他们都已经是成年人,当然有自主选择并为此担当的能力。然而还是会真心羡慕他们的关系性。茫茫人海,在已经成熟却还未丧失激情的最好年纪,遇到一个专业实力上旗鼓相当,令自己真心敬服的同事,一个价值观相近又性格互补的知已,是多么千载难逢的幸运。你敢给,他敢接,合作火花四溅,相处自在随意。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会最自然地弯起眉眼啊,那感情不必定义成哪一种,亦是人间珍宝的可贵。我相信他们会是彼此一辈子觉得重要的人,相识于微时,再并肩走过人生最至关紧要的转折点,见证着对方从此出发,走向更天高地阔的舞台。岁月会永远铭记,他们彼此成就。迎皓月千里携手共拜的瞬间,在各种意义上接近着永恒。而真正把我死死按在坑底的,是初看时只跟着哈哈傻笑的镇魂花絮。再次重温,忽然醍醐灌顶般意识到,那时候,他们中没有任何一个,以为这个看上去就很烂的剧会有一天红遍天下。如果说后来曝露在闪光灯下的全部都是适时的营销策略,再后来的许多巧合都是网友过度脑补的“青藏高缘”,然而那时候,自娱自乐般跟随他们的镜头里记录下的,原是无关任何功利的坦然流露。那个夏夜,纷乱片场无人注意的一角,曾有人偷偷拍下你的睡颜,却没有一丝损友整蛊时的窃笑,而是无比郑重,角度摆了又摆,拍完看了又看,那看上去太像要珍藏起一个永不会重来也永不会宣之于口的秘密,最应该伴上奶茶唱过的“天地都安静,唯一不安的是你的决定”。那个无声的画面里卷过了惊涛骇浪,让画面外的我,一瞬间生出及时躲避的羞怯,同时,向人间不可多得的至美匍匐的冲动。

       这半年来的“追星”,其实路过了从未止息的血雨腥风,人性的恶意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领域,可谓大开眼界。按现在通行的粉圈标准,我肯定是没有“粉籍”的呀。然而喜爱这件事,如果必须走一套“规范流程”才能认证,不恰是一种可笑的亵渎么?最为反感的是“白嫖”这个被广泛当作攻击武器使用的词汇。原来为他花了钱,便拥有了天然的正义可以颐指气使,那么被你购买的偶像,原本就未被当作一个活人吧。被泛滥的拜金主义物化成一个个渺小的数据点而不自知,甚至以此为值得炫耀的资本,令旁观的我觉得妖异、反讽,直至彻骨生寒。《黑镜》里日复一日蹬着自行车换取观看闪亮舞台权利的景象,已经在现实中悄然遍地。那不是爱,也与那个他们口中疯狂维护崇拜着的人无关,那只是一份再卑微不过的自我价值确认,用最简单机械轻飘的方式。然后再在抱团的体认里获得加持的力量,膨胀为党同伐异的昂扬斗志,这样的思维模式让人联想起似乎已经远离现实却又从未缺乏现实基础的哪一场运动,恐怕已经不用言明。十二年前毕业论文里探讨过的,初现端倪的网络虚拟群体,已经成为真实的日常,但令我感觉悲哀与遗憾的是,曾经满怀光明与希望的预言,走向了它一体两面的黑暗方向。看似开放包容的互联网,在不断扩展的疆域里转动着巨大的“沉默的螺旋”,圈定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圆形监狱”。所以我宁愿永远保持足够警惕的距离,被我观看的他们,与我自己,是彼此独立的个体。他们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出色成绩,值得欣赏与钦佩的人,是多年磨砺修炼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值得赞叹与学习的人。而我们的人生,其实彼此无关。我所能给出的,只有停留的浏览器页面、不会转台的遥控器,和出自真心的臧否。充满臣服味道的彩虹屁,明明如同歌功颂德的官样文章一样味同嚼蜡。而那些深入精彩的批评里,才是被用心的演出所激发出的,对艺术的尊重与靠近。文艺批评本就是中性的专业词汇,不应该也不可能,被排斥到主流之外。至于买代言,愿我永远把自主的选择权握在手里,在商品质量过硬,也适合自己目前的需要的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人代言的产品是一种愉悦,但绝不想成为商家眼中指哪儿打哪儿的待宰羔羊。永远会无原则买账的粉丝,原本就是造就让朱白二位一样踏实的好演员难以出头的流量潮流的助推力。那么我们本该用自己的独立意志去投票,帮助他们重新获得一个良性回馈公允竞争的正常环境,而主动去迎合既定的规则,岂不是大踏步地背离他们的本心,和自己喜爱的初心?而我坚信,那看起来火力强劲的疯狂,其实短暂而虚弱,在真正长远的时间线上,那些理智而自持的心,终将成为回环曲折的高山深谷间,一直绵延向前的溪流,清冽整个视界。


评论

热度(5149)

  1. 共11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